面对这些问题,手机游戏的开发厂商确实有义务承担起自己的责任。一方面,游戏开发者应当更加重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,积极开发更有效的游戏防沉迷和监管体系;另一方面,这些企业也应在游戏里进行正面的价值引导,避免孩子受游戏不良内容的误导而步入歧途。
除此之外,我们也应该看到,大批农村孩子被游戏“废掉”,只是其精神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。这些精神世界匮乏的少年,沉溺于游戏的虚幻世界里,即使没有手机游戏的诱惑,精神世界与社交生活的严重空虚,也足以“废掉”他们。手机游戏在他们空虚之时“趁虚而入”,占领了他们的精神世界,就算我们能够成功地“赶走”手机游戏,也还会有别的东西再来“占领”空虚的心灵。
其实手机游戏渠道分析,游戏本身并没有原罪,这只不过是诸多娱乐活动中的一种。但是,对于许多乡村孩子,尤其是留守少年而言,手机游戏却不仅是一种娱乐,同时也是他们社交生活与精神世界的中心。由于缺少家人的陪伴,学校活动不够丰富,又缺乏接近更高水平精神生活的渠道,这些孩子很容易投向游戏的“怀抱”,在虚拟世界里寻找自我实现的感觉,并认识能够说得上话的“朋友”。
但是,游戏毕竟只是游戏,把游戏当做生活的中心,必然会导致他们认知失调,与现实世界脱节,最终误入歧途。我们要做的,是把关怀农村留守少年精神世界的问题摆到更优先级上,想办法在他们的父母缺席的情况下,用更优质的内容填补他们的精神世界与社交生活,如此才能治愈内心的空虚,让他们免于被各种诱惑“废掉”。
相比之下,成长在城市里的孩子,能接触到的精神食粮和社交活动远比农村丰富百倍,而不必单独依赖游戏一途。城市里的学校也更加注重通过多姿多彩的活动,为孩子营造出良好的社交空间,使得他们不必把社交重心放在网络空间上。
城乡之间的发展鸿沟固然不能一下子填平手机游戏渠道分析,我们却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,尽可能把优质的精神食粮和先进的教育理念送到农村。事实上,许多地方已经在大力推广乡村图书馆、乡村影剧院的建设,而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,也已经开始在校内筹组兴趣社团,这些尝试,都有助于让农村孩子,尤其是留守少年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。
长期以来,留守儿童、留守少年都是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的痛点与难点。他们既是中国城乡人口结构嬗变过程中不幸蒙受牺牲的弱势群体,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。对这个群体的关怀,可以说再多都不为过。